翅片管式换热器点击:2422 日期:[ 2014-04-20 00:59:05 ] |
通过调整换热器的翅片间距,设计成为变翅片间距,实现结构优化,并对其换热性能与改进前换热器进行对比计算,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本方法适用于将该换热器用于低温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当气流通过蒸发器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地在翅片管表面沉积,空气由于除湿作用相对湿度降低,沿气流方向翅片盘管表面结霜量是递减的,如果采取变片距结构,可以在结霜条件下保持其较高的传热效率,并延长其冲霜时间,当蒸发器采用变翅片间距结构时,实际上已构成了翅片的错列分布,当空气横掠错列翅片时.翅片的交错分布使得上游翅片对下游翅片有绕流作用,由于前面翅片的绕流,翅片的前半部分换热加强,后面的翅片的分布又使得流道变窄,流速提高,翅片后半部分的换热也得到强化.翅片管式换热器是人们在改进管式换热面的过程中最早也是最成功地发现之一,直至目前这一方法仍是所有各种管式换热面强化传热方法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它不仅适用于单相流体的流动,而且对相变换热也有很大的价值。但20世纪60年代以前,普通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多采用表面结构未做任何处理的平翅片,这种形式的翅片除增大换热面积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以外,再无其他强化传热作用。冷风机在外形尺寸即高度、宽度和管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在结霜工况下运行时仍可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且采用变翅片间距结构的冷风机比等翅片间距结构冷风机的传热系数提高了9.8%,且传热面积有所提高,通过提高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http://www.hrale.net/news/201112211831.html |
上一篇:换热器研究的发展前景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