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钎焊板式换热器
专业生产:换热器;分水器;过水热;冷却器
新闻动态

装备制造业面临难得发展机遇

点击:1488 日期:[ 2014-04-26 22:42:29 ]
    "我国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关键问题是:核心技术制造企业不行,首台产品用户企业不用,关键环节调控体系不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在8月28日召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症结。    辽宁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许卫国针对辽宁省在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作了具体汇报。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工业组组长李冶主持了会议,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综合组组长文振富,吉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田学仁,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工业组)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经验交流会。会上,张国宝就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及努力方向作了主题报告。会议承办方沈阳市人民政府就如何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促进沈阳铁西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和国企改制重组等工作作了汇报。在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重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中数控公司、哈尔滨空调股份公司、上电集团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等企业代表就各自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经验作了典型发言。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就推进自主创新的举措、成就和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国务院有关部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及上海、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大连等省市发改委(经委)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四大因素制约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    在对近年来装备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不少重点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予以肯定的同时,张国宝还对目前制约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的四大因素作了具体分析。    第一,从装备制造企业自身来看,其能力和水平尚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求,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在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有不少产品类别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部分产品虽然实现了国内生产制造,但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比如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属于清洁的节能型设备,具有双倍调峰功能,还可承担调频、调相等任务,机组启停及升降负荷灵活、方便、可靠,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国际上,抽水蓄能机组一般约占电站总装机容量的8%~15%为宜,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只有600多万千瓦,只占总装机容量的1.2%,远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随着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强强重组,其技术垄断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去经常采用的技术引进方式已越来越难以实施。此外,在历次重大技术装备引进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整机的引进,对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引进消化相对重视不足,使得这些领域目前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曾培炎副总理曾专门指出:"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中,大型关键铸锻件,依靠进口供货,国产件能力、质量难以满足需求,已成为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并受制于人。"    第二,国内很多装备制造企业都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地处东北、西南和西北的老工业基地,且多为"一五"    和"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老国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思想解放不足、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在技术改造方面欠账太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不佳,人才流失也相对严重。    目前市场行情造就了很多装备制造企业的表面繁荣,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还远远不足,一旦市场需求趋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很多企业有可能会重现1996、1997年经济低谷时的境况。    第三,从重大技术装备的使用部门看,部分用户企业热衷于重复引进,缺乏采用自主化产品的积极性,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市场准入难以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花了大量资金引进技术,制造企业消化吸收后也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但往往因没有依托工程而得不到验证,或被用户以没有运行业绩为由剥夺投标资格。    此外,不少产品即便是国内已具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但用户却仍以各种借口拒绝使用,或人为设置各种障碍,增加国产装备进入市场的门槛。    还有一些使用单位在采购设备时,盲目追求使用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既不考虑性能价格比,也不考虑国内制造业的同步发展,一项技术还没有推广,又去追求其他先进的技术或装备,造成同类装备的"万国牌"和不断重复引进。没有稳定的装备技术路线,装备制造业只能跟着国外技术跑,分散了精力和资金。    第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政府调控体系尚不健全。    比如,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政策中存在倒挂现象,即装备制造企业为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所需要进口的材料和配套零部件,须全额交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而进口成套设备,则可减免上述两项税收,由政策造成的成本负担使自主化生产反倒不如进口成套设备。这些政策体系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还有,由于重大装备大都用于国家重点工程,而许多重点工程的业主又是垄断性行业,因此,推行装备国产化,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缺陷很大,政府应制订政策加以引导和必要的组织协调。    随着行业主管部门的撤销,近年来,在诸如大型跨国公司恶意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个别垄断性行业的用户单位盲目进口国外设备、个别地方政府对国有装备企业改制采取一卖了之的做法等重大问题上,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功能有所弱化。    国家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对于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问题,其实国家目前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应对之策。    这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涵盖了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多方面。其中,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方面,国家确立了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等。    在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定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有关企业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对国内尚不能提供、且多家企业需要引进的重大装备,国家鼓励统一招标,引导外商联合国内企业投标。在进口装备的同时,要引进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并支持国内企业尽可能多地参与分包和实现本地制造。凡属于重点领域的工程项目所需装备,都要纳入统一组织的招标工作范围,国家有关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今后,将由国家综合经济部门牵头,科技、教育、财政、商务、税务、海关、质检、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参加组成协调机构,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制定重大产业技术和装备引进政策,组织协调并监督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为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关部门将继续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国家在年度投资安排中设立专项资金,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以及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进步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对于首台(套)进入市场难的问题,国家提出要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买。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先予以安排。还要尽快建立由项目业主、装备制造企业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业主对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    对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项目,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重大成套装备及其技术的引进工作要有制造、研发和使用单位联合参与,对使用带有附加条件的境外资金直接进口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产品要严格审查、论证。    针对此前部分用户企业存在盲目、重复引进现象,国家提出要定期调整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的目录。限制进口国内已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关键技术,禁止或限制进口高消耗、高污染和已被淘汰的落后装备和技术。    此外,国防领域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用户部门,对于高精尖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国防工业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此,要发挥国防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应立足于国内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满足国防或国家安全需求的,应优先采购。政府部门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采购项目,应首先采购国内自主创新产品。    对于装备制造业进口领域的"税收倒挂"现象,国家已经明确要对相应的进口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在条件成熟时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    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落实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需要发挥装备制造企业的主体作用,需要用户部门的大力支持。"针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问题,张国宝强调,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协调重大相关政策,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落实,完成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今后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中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第一,协调落实重大相关政策,完善政策体系。    国务院6号文和8号文中提出的政策举措中已经明确并可立即实行的,要狠抓落实。对于以上文件中只做出方向性或原则性表述的政策措施,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实施细则。要结合装备制造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政策,提出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发展的有效措施,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抓紧制定装备业技术政策,重点包括:电力工业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和输变电,石油化工工业(含海洋石油工程)的炼油和化纤原料生产,煤炭工业的采掘,冶金工业冶炼和轧制,建材工业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生产,汽车工业的汽车产品关键总成生产,轨道交通运输业的新型轨道交通运输,以及远洋运输业、航空航天工程、信息产业的通讯、生物工程和医疗医药领域等装备。    要组织编制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尽快发布并定期修订,防止盲目重复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禁止新建工程项目进口高能耗、高污染、淘汰落后的旧机电设备;不鼓励使用带有附加采购条件的国外资金直接进口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产品。    要尽快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务院8号文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装备制造业的16项重点发展领域,要分清轻重缓急,近期启动若干项重点领域的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点领域装备自主化。    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16项重点和关键领域,近期要综合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及实际可操作性,理清先后次序,组织若干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结合重大工程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在发电设备领域,要依托溪洛渡和向家坝等重点建设项目,与哈电、东电、一重、二重等制造企业和用户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全国"十一五"期间大水电机组整体国产化规划安排。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要通过惠州、宝泉、白莲河等16套大型抽水蓄能水电站的捆绑招标、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合作制造,促使企业掌握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本土化生产。    火电方面,把重点放在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自主设计和开发能力。    在输变电领域,要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的晋东南-荆门交流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溪洛渡和向家坝送出±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输电国产化示范工程,南方电网公司的云南楚雄至广州穗东±800千伏、50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输电国产化示范工程。对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关键设备要制订国产化方案,逐一组织专项评审,落实国产化工作。    在石化设备领域,重点推进百万吨级乙烯和百万吨级PTA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工作,重点依托镇海石化、天津石化、抚顺石化的乙烯工程等项目,通过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实现乙烯"裂解三机"、大型冷箱、反应器、压缩机组、大型干燥机、关键泵阀等的自主制造,在大型石化设备国产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冶金设备要依靠一重、二重等企业,依托鞍钢营口新轧项目,推进冶金成套设备国产化。    船舶和轨道交通领域,要依靠现有比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合理的产业格局,集中一批市场资源,实现大型船用曲轴、机车VVVF系统、通讯信号系统等核心技术环节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大型施工机械,要重点推进沈重盾构机项目,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沈重与国外公司进行资产合作,实现技术一体化。    机床行业要以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齐一、齐二、哈量、济南二机床、武重、华中数控等骨干企业为重点,促进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强机床行业与军工企业对接,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机床行业与军工系统良性互动机制,带动机床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在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自动化控制领域,要积极促成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参与谈判和项目实施,围绕电力设备、冶金设备、交通设备,依托许继、南瑞继保、上海新华、北京和利时、浙大中控等企业,提高国内关键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生产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    对于16项中的其他重点领域,也要密切跟踪,关注动态,根据实际,积极推进。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骨干企业要提高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企业要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择一些重要领域,加强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系统成套水平及自主化能力。对关系国家全局和战略利益、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的重大技术装备,要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并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第四,借助联合重组和金融支持,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重点企业,要本着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则,一个一个地认真研究,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通过重点突破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要着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鼓励国内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促进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推动生产企业与用户单位结成联盟。    要打破传统的部门观念和原有的管理体制,在宏观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促进下,培育一批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系统成套公司和工程监理公司,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撑环境。在强化信用环境建设的同时,通过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使银行与装备制造企业在增进信用、化解不良债务的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    第五,把握装备制造企业改革方向,健全外资并购管理体制。    在处理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转制问题时,要防止将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任务、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简单地一卖了之,要注重培育和保护我国多年来形成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制造体系。    为此,要根据外资并购的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尽快制定外资并购的管理法规或办法,从产业准入、防止垄断、资产出售、外汇管理、善后处理等方面加以规范。要健全外资并购管理体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外资并购联合审查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审查程序和政府核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标准,考虑市场供需总量、生产力布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因素,对外资并购项目进行审核。大型重点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向外资转让股权时必须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    第六,切实发挥各方面作用,共同营造有利环境。    目前,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是属于地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的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说,装备制造业能否振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本地装备制造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的制度和机制,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改革、改组、改造步伐,积极为企业化解历史包袱。要开拓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行业协会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建立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装备业用户和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协作,因为装备制造业和应用行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各装备应用行业的企业和项目业主,要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己任,支持制造企业组织生产和自主创新,积极提供应用方面的技术、工艺和信息,为首台首套设备的试验、试运行提供便利条件。用户单位选择装备和技术路线,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要盲目追求高水平、高标准。同时,装备制造企业也要严格遵守合同,按期保质保量交货,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上一篇: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高是产业化难点 下一篇:安庆石化"油改煤"工程正整改检查 开车在即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8 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奉化外向科技园西坞金水路 电话:0086-574-88661201 传真:0086-574-88916955
换热器 | 板式换热器 | 钎焊板式换热器 | 冷却器 | 分水器 | 地暖分水器 | B3-14B板式换热器 | 网站地图 | XML 浙ICP备09009252号 技术支持:众网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