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钎焊板式换热器
专业生产:换热器;分水器;过水热;冷却器
新闻动态

气流非均匀分布时百叶窗翅片式换热器性能仿真

点击:2427 日期:[ 2014-04-26 21:35:16 ]
                  气流非均匀分布时百叶窗翅片式换热器性能仿真                          海瑛1,陈敬虞1,李文贵2     (1.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分院,浙江嘉兴314001;2.浙江嘉兴双能冷却器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针对百叶窗翅片式换热器传热和流动性存在的问题,在风洞试验台上,对两种不同结构(单、三排管)换热器进行了试验,测量了非均匀来流条件下流动和传热的相关值,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由威尔逊网格法确定出了翅片的传热关联式;同时结合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气流非均匀分布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匀流时总的换热系数会下降8.2%。将模拟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说明仿真程序代码可用作高效换热器的设计工具。     关键词:换热器;气流非均匀分布;试验;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K121;TH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551(2011)09-1068-05     0·引言     百叶窗翅片管换热器以其高效性和紧凑性已经在制冷空调、汽车及航空航天、动力机械(如: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其性能的改进。换热器工作时,冷却水在管内流动,空气从管外翅片间的通道内流过,并通过翅片和管壁与管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由于换热器结构和风机在不同截面产生的压力点不一致等原因,使得进口通道处均匀的气流进入换热器后变得不均匀,非均匀气流会降低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增加空气侧的热阻,其阻值占到了整个传热过程热阻的80%~90%[1]。Domanski建立了平直翅片的换热模型,发现风速的非均匀分布会引起制冷剂侧流量的非均匀分布,从而引起蒸发器性能显著降低[2];且非均匀气流的强度越大,换热效能的损耗也越大。Chwalowski等运用不同的方法预测了空冷器的性能,并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为了使预测数据更为准确,仿真中引入的风速曲线分布情况必须与实际的气流分布相吻合。由Domanski编写的程序已被Chwalowski等用来分析单排管情况下,同一蒸发器在5种风速分布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风速非均匀分布引起的换热量衰减达30%[3]。本研究将采用单元网格法,利用仿真技术研究单排和三排管在气流非均匀分布情况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以得到其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1·算法设计     1.1换热器描述     本研究中的换热器采用一种改进且标准的倾斜百叶窗翅片。本研究分析的百叶窗的主要结构参数及含义如图1、表1所示。换热器由21根U形管组成,每管长1.15 m,21根管列为3排,每排为7根管子。每管长1.15 m,分3排以交错矩阵排列,如图2所示。       1.2计算模型     在换热器换热特性仿真研究过程中,本研究使用C++语言,以换热器的每根换热管为研究对象,沿管长方向将其划分成1 000个微元,计算时对于每根换热管,从水进口到出口,顺次进行微元的计算,沿管内水流经的顺序对每根换热管依次进行计算,从而完成了整个换热器的计算。另外计算是对分离的管排数进行的,且第1排的出口状态是第2排的进口状态。对于叉排情况,则由两个垂直微元的平均值算出。这样,仿真就可以在已知结构参数和进口等工况参数情况下,计算并输出空气出口状态、水出口状态及其他热工性能,如图3所示。                  在建立计算模型时,引入如下假设:①稳定工况;②气侧,进入换热器第1排(翅片)的空气流速的分布和其他排相同;③水侧,忽略翅片管U型弯管处的换热。     对于单排管传热的计算使用效能-传热微元数(ε-NTU)的方法。由于温度的变化,物性也随之改变,初始值需做反复修正。管内传热系数的计算采用Gnielinski关联式。初步的测量结果表明,现有百叶窗翅标准的关联式无法准确预测传热情况。因此,下面的分析中将使用威尔逊网格法,确定一个新的关联式,并用于仿真计算。为了确定水路压降,垂直段的摩擦系数采用Gnielinski关联式[4]。在U型弯处压降,采用Ita关联式。在确定每个网格的来流速度时,本研究将整个计算视为逆流过程,并在换热器中使用风速仪,采取试验方法在节点距离为5 cm×5 cm的网格上进行测量,每个网格四边中点位置为测点。微元角点的空气流速可用线性插值法算出。假设管壁处流速为零;近壁区,形成层流边界层,可使用层流边界层模型确定速度分布图和边界层厚度。临近管壁边界层的层流网格角点上,其空气速度是通过外边界层的平均值进行估算的。对于输入的空气流速是由微元格4个角的流速平均值确定的。该算法因考虑了层流等要素,所以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边界层模型的增加,确保了仿真速度分布图与实测速度分布图相吻合。     2·试验测量     2.1试验装置     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本研究在一个开放式风洞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风量调节是由变频风机实现的,风量的测量是由标准的喷嘴组合完成。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                  空气的进口温度采用4个K型热电偶进行测定,如图4中T所示。出口温度的测量是20个K型热电偶安装在可移动横杆上,通过测量每个管子的温度(垂直上下移动横杆),以得到整体的平均温度。这种测量方法的构想,是为了获得非匀流的影响。当空气质量流量保持不变时,匀流和非匀流的分布从管的出口温度就可看出;其中在均匀来流时,各管出口温度差别较小,而在非均匀来流时,各管出口温度差别较大。     热电偶标定后的精度为±0.1 K。测量在稳态条件下进行,测量中,进水温度的变化为±1℃。水路温度由同一个PID控制器进行设定和控制。水流量采用流量计测量,流量计的精度为0.25%。空气的流量采用标准喷嘴测量,试验试件前后压差的测量采用精度为0.4%差压变送器测量。为了确定来流的分布,局部流速采用热球式的气体流速仪测量。平均流速采用标准的机械测量装置测量,周期设为1 min。     2.2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换热效率     试验数据的采集是在工况稳定后进行的,在水侧(通道内),可测出进口和出口温度及质量流速。空气侧,可用平均进口温度、质量流速、平均出口温度等参数确定传热性能。大多数传热率低于3%,测量的传热率平均不确定性为2.5%,测量差值大于3%则被舍去。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采用下式:          2.2.2传热系数     对于叉流与非混合流动的热换器(单排管或三排管),本研究使用ε-NTU法,就可计算出NTU的值。由此导出总传热系数U,如下:          为了使用这些近似值确定翅片的效率,翅片的半径必须是已知的。当管子叉排时,连续翅周边可看成六边形微元。对于单排测量时,主排管通道接收热水。由于翅片为固定的长方形(3.6 cm宽,2.1 cm高),翅片高度与翅片宽度之比小于1,可用Zeller和Grewe的方法[6]确定其等效范围。对于三排管测量,可用施密特的方法(2.1 cm高1.2 cm宽翅片)进行计算。对于百叶窗翅片,Perrotin和Clodic[7]认为施密特分析的近似圆形翅片的翅片效率高估出近5%。这是因为波纹可以通过翅片改变传导路径。不过,现有文献中还没有更有效的翅片效率逼近法,因此,Zeller、Grewe和施密特的关联式还被广泛使用。     不同管之间,在低雷诺数时,由供水线路引起的水的温差更大(高达7.5℃)。在目前的文献中,对于翅化效率的计算大都没有考虑这些差异,因此没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用式(3)翅片效率计算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采用无量纲传热因子j和Re(雷诺数)表示:          如上所述,本研究实现了两种不同的测量,其结果将单独说明。首先,在非匀流条件下,对空气侧进口的质量流速进行了大量测量,以确定空气侧的传热表达式。其次,构建了三排管的非均匀流情况,并进行了传热性能的测量,对测出的迎面空气流速和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仿真程序的正确性。     2.2.3单排管和三排管的测试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比较     在测量中,气侧的雷诺数值Re在330~1 350之间(实际工况的雷诺数范围为450~900),对于单排管共设置了50个数据采集点。其结果表明:水侧、气侧预测的平均值与测量值的最大相对误差是1.6%。同时热导率的实测值与仿真值的误差,水侧是3.6%,气侧是5.3%,气侧大的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技术引起,其中横杆移动的错误定位是主要原因。另外当Re<1 000时,第1排管的换热性能大于其他管子;当Re>1 000时,由于漩涡的脱落,第1排管的换热性能略低于其他管子,管排数对传热因子j等影响较小。所以将关联式分为雷诺数Re低于1 000和高于1 000两种情况,Re大于1 000,则由关联式预测的单排管和三排管情况基本相同。三排管在非匀流情况下,共设置了21个数据采集点,其预测关联式同单排管。其结果表明热导率的实测值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为:水侧3.6%、气侧6.4%。     2.2.4气流非均匀分布时换热器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实例     为了验证仿真程序的有效性,本研究对三排管气流非均匀分布情况进行测试。在测量中,为了得到非均匀来流,本研究将多孔板(孔径为1 mm)放在风扇和沉降室中间,因为通道是矩形的,引入5个分流器放在沉降室(图4的第5部分)前面,以防止流体分离;然后,通过关闭一个或多个这样分离的通道,就可以得到非均匀来流。其中,风速是沿X轴截面方向从左到右分布的,在与均匀来流分布相同质量流的情况下,通过关闭压降室6个进气道的其中两个(图4的第5部分顶部两个通道),通道内就会有气流的线形分布情况出现;本研究以同样的方式,关闭顶部和底部各一个通道,就可得到抛物形气流分布情况;测量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线性来流分布的雷诺数Re为825。                  换热器换热性能实测与仿真值的比较结果如图6所示。曲线显示了不同气流分布时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从顶部开始)。图6中,笔者选定管内热水流向自右至左,而空气非均匀性是从左到右的,因此最高质量流量和传热会出现在左边。本仿真使用的网格法如Chwalowski的方法一样可对气流速度进行准确的预测。边界层模型对近壁温度的影响,也可以在图6中看出。两种情况下,气侧气温的平均值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如果只利用平均值,非匀流情况就可能漏测。这再次强调实际的温度测量必须要检测进口流量非均匀性。其中,非均匀的气流分布会影响传热系数U,相对于均匀的气流分布情况,非均匀气流时线形的气流分布换热系数会下降8.2%,抛物线的气流分布换热系数会下降3.6%。这说明在气流偏差(偏离平均风速)相同的条件下,气流线性分布较抛物线分布换热量降低更多。另外,由于热电偶准确定位的困难,造成图中两相邻点的温度差值较大,所以测量技术还需改进。                  最后,将实测温度分布与仿真结果比较后,笔者发现误差较小。水侧和空气侧在气流不均匀情况下,用仿真预测的热导率比实测值稍高一些,原因是测量的空气流速变化无常。所以此部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结束语     本研究介绍了试验装置,并测量验证了气流非均匀分布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非匀流时总的换热系数U会下降8.2%,并强调在风洞中测量翅片管换热器的相关性能参数时,需要有均匀的来流做保证。其次确定了百叶窗翅片管的热传导关联式。为了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开发了非匀流情况下的仿真程序,并利用相应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考虑到管壁细纹沟的存在,仿真程序采用了边界层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数据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15%,说明仿真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和压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波纹管强化换热的计算机理及其实验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8 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奉化外向科技园西坞金水路 电话:0086-574-88661201 传真:0086-574-88916955
换热器 | 板式换热器 | 钎焊板式换热器 | 冷却器 | 分水器 | 地暖分水器 | B3-14B板式换热器 | 网站地图 | XML 浙ICP备09009252号 技术支持:众网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