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换热器管板堆焊工艺点击:1817 日期:[ 2014-04-26 21:54:00 ] |
换热器管板堆焊工艺 石亮 (天津冠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270) 摘要:以某石化公司油浆蒸汽发生器的管束制造为例,针对换热器管板堆焊变形大、容易产生堆焊裂纹等特点,通过采用反变形法,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确保了管板的制造质量。 关键词:管板;堆焊;反变形;焊接顺序;焊接工艺 中图分类号:TG45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025X(2009)12-0068-02 0·前言 本公司承接了某石化公司的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束制造任务,原设备经过0.5 a时间的运行,在管束管板的管程侧,换热管和管板的焊缝以及管板本身发生开裂,导致整套管束报废,需重新制作1套。分析原设备报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板堆焊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因此在新设备制造时,将关键控制点集中在管板的堆焊质量及编制实施正确、合理的制造工艺上。 1·油浆蒸汽发生器的材质及规格 油浆蒸汽发生器是催化裂化装置的重要设备,为浮头式换热器,管束材质1Cr18Ni9Ti,规格准25mm×2.5 mm,数量为1 200根,自身质量为16.85 t。固定管板、浮动管板的材质均为16Mn锻+0Cr18Ni9复合层,固定管板的规格为准1 708 mm×216 mm,浮动管板的规格为准1 562 mm×216 mm,其中管程侧堆焊复合层,堆焊厚度为10 mm。 2·油浆蒸汽发生器的制造难点 综合分析,此套设备具有2个制造难点: (1)管板直径较大,为准1 708/准1 562 mm,单面堆焊容易引起凹陷变形。 (2)管板厚度为216 mm,堆焊时预热及道间温度控制不当易引起焊接裂纹。 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以固定管板为例,决定采用反变形法控制管板的焊接变形,同时采取多人同时分区堆焊的方法,以保证管板的堆焊质量。 3·制造工艺 3.1毛坯检验 管板锻造后应进行正火+回火热处理,并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按JB/T 4730—2005检验,Ⅰ级合格;同时,进行硬度复验,其硬度值≤HB220。各项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堆焊。 3.2堆焊要求 3.2.1工装要求 考虑到堆焊过程中便于测量和堆焊,需要做1个水平支架,支架采用5个规格为准219 mm×10 mm×300 mm的无缝钢管均布支撑一个厚度为20 mm的支撑圈,如图1所示,其内径为1 300 mm,外径为1 900 mm,并在其内焊厚20 mm拉筋。支撑圈与钢管之间点焊牢固并找平,然后将管板置于支架上准备堆焊,如图2所示。 3.2.2堆焊前期准备 (1)堆焊环境要求避风,不允许有穿堂风。 (2)因堆焊时管板中心会产生下凹变形,故在堆焊前将管板加工成凸球面,根据施工经验,确定管板凸面的最高处为10 mm。管板首次加工示意图见图3。 (3)根据管板隔板槽位置,在待堆焊的表面上划出开槽尺寸线,宽度尺寸线比图样中标注的尺寸大10mm。采用碳弧气刨,根据尺寸线的位置进行气刨,气刨深度约为8 mm,气刨时采用扁状碳棒。用准80 mm砂轮机清除开槽表面的氧化层,打磨后,对开槽处进行渗透检验,按JB/T 4730—2005检验,Ⅰ级合格。 (4)堆焊前,堆焊表面应进行100%MT检验,按JB/T 4730—2005检验,Ⅰ级合格。 3.2.3堆焊注意事项 (1)堆焊方向:由管板中心开始呈螺旋状向外堆焊到准400 mm左右的范围内,然后将管板的剩余部位分成8等份,由4人均布、同步沿圆周方向从中心向外进行堆焊,见图4。 (2)过渡层堆焊前应先在四心线上沿半径方向等分5点,测量管板各点高度,并作记录,堆焊厚度为10 mm左右时,再次测量管板各点高度,并与堆焊前管板各点高度比较,算出堆焊层厚度及变形量。根据所得数值,适当增加堆焊层的厚度。 (3)复层堆焊后按图样要求进行机加工。 (4)机加工后,对堆焊面进行渗透检验,按JB/T 4730—2005检验,Ⅰ级合格。 3.2.4堆焊工艺参数 (1)过渡层堆焊前,对管板进行深度预热。采用电加热器提前2 h在管板堆焊侧进行加热,上面加盖保温被,测量堆焊侧表面的温度高于100℃后方可进行堆焊。过渡层堆焊时应严格控制堆焊工艺参数,不可采用大电流施焊。 (2)过渡层采用焊条电弧焊堆焊,焊条A062,规格准4.0 mm。 (3)过渡层堆焊完毕后,根据基层材料和厚度进行消应力热处理。热处理温度600~640℃,保温时间3.7 h,按JB/T 4709—2000具体执行。热处理后对堆焊表面进行渗透检验,按JB/T 4730—2005检验,Ⅰ级合格。 (4)热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复层堆焊,堆焊时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焊丝材质H0Cr21Ni10,规格准1.2 mm,混合气体的成分为φ(Ar)98%+φ(O2)2%。 (5)堆焊层厚度为13~15 mm,该厚度可根据变形量适当增减。 4·堆焊质量检验 堆焊后,对管板进行外观、尺寸及100%UT检验,加工后的管板全部符合图样及相关规范要求。 5·结语 先采用反变形法对管板堆焊进行预控,再加以中间精细控制及其合理的工艺措施,使得管板堆焊常出现的变形大、加工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到目前为止,该设备运转正常,未出现因管板开裂而报废的情况。 |
上一篇:污垢对微管换热器用于发电系统的影响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地源换热器及其换热模型研究 |